知识分享
Knowledge sharing

在这里填写您的疑问,
我们第一时间为您提供专业的知识解答。
Q1
转基因育种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有何差别?有没有本质区别?传统育种技术,最早是指人类对自然中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进行选择、种植等选育的行为,比如几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人们发现、选择并种植能够用作粮食的小麦,中国古人最早选择种植水稻,这些就是最原始的“选育”,但这种选育是原始的,自然进行。后来,随着遗传理论发展的育种技术的实践,逐步发展出品种培育技术,再到人工杂交和系统选育,即从父母本杂交重组的后代里面选出综合优点更多的个体,然后通过选育把它培养出来;再后来,人们又通过辐射手段来又到作物基因发生变异(物理化学诱变、太空诱变),期望它的后代产生可遗传的优良性状,然后进一步筛选培育优良品种。 无论是杂交、诱变还是转基因,想得到我们预期的优良性状,都需要去改变作物的基因。杂交一次要“转入”成千上万个功能并不清楚的基因,会产生数量庞大到天文数字的基因组合;诱变则是通过物理、化学、辐射等特殊条件的诱导让作物基因发生不可预知的破坏和变化,既可能有我们需要的变化,也可能没有我们需要的变化,更可能有很多我们不需要的变化,转基因一次只“转入”一个或几个功能明确的基因。
Q2
什么是转基因?基因的交换、转移和改变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正是因为基因的改变才使物种能够不断具有新的性状,进一步发展才会产生新的物种,形成了自然界绚丽多姿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世界才能如此丰富多彩。转基因,就是科学家利用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体内,从而让后一种生物获得新的性状。比如,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水稻或玉米,培育成对棉铃虫、卷叶螟及玉米螟等昆虫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棉花、水稻或玉米。这种技术,国际上叫做基因改良、基因修饰、基因工程等,我们国内在翻译时形象地译成了“转基因”。人们对转基因最早的误解就是“吃了转基因食品会被转基因”,这种误解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这样的误解与以为“人吃了猪肉就会变成猪”或者“骡子不育,人吃了骡子肉也会跟着不育”其实毫无二致。

在这里填写您的疑问,
我们第一时间为您提供专业的知识解答。